这2天,大家有没觉得天气越来越热了,单位有些部门的小伙伴都开始开空调了。
每年的盛夏,单位对于在户外35℃高温作业的员工,都会发放高温津贴。今年也不例外,从下个月开始,也就是6月份起,到10月份止,连发5个月,每个月会向每位员工发放300元。
问题就来了,高温津贴究竟是属于短期薪酬呢?还是属于职工福利费呢?
判断到底要入哪一个科目,我们就得先知道,这2个科目核算的内容是什么?
我们先来说说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当然这几个是我们日常中比较常见的,除了这些,其实还包括了社会保险费中的医疗、工伤和生育,以及住房公积金。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职工福利费。
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专门用于职工补助、医疗和其他福利事业的经费,这部分是从工资当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出来的。也就是说职工福利费是为了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比如,交通补贴、职工食堂、职工医疗费、医务所、供暖费补贴、安家费、丧葬补助费。
从这两个科目核算的内容来看,高温津贴属于短期薪酬核算的内容,也就是属于工资。
但是,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点,发放高温津贴是不计入员工最低工资和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单位在制作工资表时,应该单独列明高温津贴以及金额。
举个例子,一纯有限公司,由于夏日高温,从6月份开始,每月给公司100位员工每人发放300元的高温津贴,这100号员工中,80位是生产工人、15位是车间管理人员、5位是厂部管理人员。
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公司计提高温补贴:
借:生产成本 24000
制造费用 4500
管理费用 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员工高温补贴 30000
公司发放员工高温补贴: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员工高温补贴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既然说到高温补贴,那么就有必要跟大家说说,在日常的账务处理中,大家容易将其跟另外一项费用混为一谈,它就是防暑降温费。
很多人都认为防暑降温费跟高温补贴是一回事,但事实上,防暑降温费是明确纳入企业职工福利费,而且是没有法定支付义务的,也就是说,防暑降温费要不要支付给员工全看用人单位自行规定和实施。
然而,高温津贴则不同,它不仅是属于工资性质,而且还是属于法定支付义务的。如果单位不发放这个高温津贴,那么就是属于违法行为,有关部门有权责令限期改正,如果还不改,那么就会受到处罚。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企业发放高温津贴所涉及到的所得税相关的规定和处理。
我们先来说说企业所得税。
高温津贴属于法定工资范畴,所以是列入工资薪金,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全额据实扣除。
而刚刚我们提到的防暑降温费,由于是职工福利的范畴,所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按照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限额规定扣除。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情况。
因为高温津贴是属于薪酬核算的内容,所以是并入到工资薪金来计算和缴纳个税的。
以上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解读的关于高温津贴相关的内容和账务处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我们知道,每一笔分录都是涉及到每一个会计科目,要想正确把会计分录做出来,前提是我们对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掌握。